近日,民航局發布《民航局關于發布把控運行總量調整航班結構 提升航班正點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》,提出從調控航班總量、優化航班結構等多條措施,旨在進一步提升民航航班正點率。
民航局黨組精準研判當前形勢,果斷決策行業應對,馮正霖局長在8月份民航安全形勢分析會上做了重要講話,強調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,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正常的關系,嚴格把控運行總量,科學把握運行標準,持續改進保障能力,不斷增強技術支撐。為了確保運行安全,全力提升航班正點率。
文件全文包括六方面措施,主要包括:嚴把時刻協調機場的容量標準關、調整航班時刻輔協調機場名單、組織開展空域容量評估、優化機場始發航班時刻結構、明確最近幾個航季北上廣航權航班時刻配置政策、最近幾個航季運行總量把控原則等方面。
一、嚴把時刻協調機場的容量標準關
文件指出,2017 年冬航季,21個航班時刻主協調機場維持機場容量標準不變,航班時刻協調分配嚴格執行機場容量標準。不同于以往存在非協調時段,自2017年冬航季起,主協調機場實施24小時全時段航班時刻協調分配管理,重點機場實施航班時刻總量管理。
文件強調時刻協調機場調增機場容量標準,應當經過科學公正的容量評估。容量技術評估中,管制員工作負荷指標明確為,平均工作負荷必須小于其滿負荷的70%,且達到滿負荷的90%以上的累計工作時間不超過總時間的2.5%。可接受延誤水平指標明確為,航班平均延誤時間不超過8分鐘。
要調增機場容量標準,還應當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:一是最近一年內未發生機場、空管等原因導致的嚴重不安全事件; 二是最近一年內、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至少有9個月不低于80%。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應當調減機場容量標準:一是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在最近一年內、有9個月低于70%; 二是因機場不停航施工、機場凈空環境受到破壞等原因,導致機場保障能力明顯下降。
二、調整航班時刻輔協調機場名單
文件指出,尚未納入主協調機場名單、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,與主協調機場使用空域存在重疊、運行密切相關的機場,納入航班時刻輔協調機場名單。
三、組織開展空域容量評估
民航局空管辦按照職責,組織研究確定空域容量評估關鍵指標和評估方法,逐步開展空域容量評估工作,統籌空域容量與機場容量管理工作。近期內,結合上海地區空域精細化改革試點,開展上海地區空域容量評估,結合北京新機場建設,開展北京終端區容量評估。
四、優化始發航班結構
按照運行普遍規律,單跑道機場最大起飛時刻安排,原則上不超過機場容量標準的80%,雙跑道及多跑道機場最大起飛時刻安排,原則上不超過機場容量標準的75%。鑒于我國民航機場開展容量評估歷史較短,容量評估采用的標準、方法、理念差異較大,把握尺度不一,容量標準值可比性較差。目前階段,以結果為導向,從機場放行正常率客觀實際倒推,優化機場始發航班時刻結構。
文件提出多方面措施,聚焦機場計劃航班數量與容量、正常率間平衡。其中包括2017 年冬航季和2018 年夏航季,北京首都機場、上海浦東機場按照機場容量標準75%的目標,調減始發航班時刻數量等五條平衡正常性與機場容量、計劃航班量等方面相關措施。
五、明確最近幾個航季北上廣航權航班時刻配置政策
文件指出,北京首都、上海浦東、上海虹橋、廣州白云等4個機場,國際和港澳臺地區定期飛行的航線航班,按照雙邊航空運輸協議和有關協議正常辦理,嚴格控制國際和港澳臺地區加班包機審批,4 個機場的航班時刻池優先用于國際和港澳臺地區飛行。3 個城市之間不增加新的航空承運人,4 個機場不新增至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下支線機場的航線航班,核準航段實施總量控制。
六、明確最近幾個航季北上廣航權航班時刻配置政策、最近幾個航季運行總量把控原則
文件重點指出,以上一個同航季的時刻總量為基準,主協調機場和輔協調機場增量控制在3%以內,胡煥庸線(黑龍江黑河至云南騰沖線) 東南側機場時刻總量增量控制在5%以內。公務飛行總量調減20%,北京首都、上海浦東、上海虹橋、廣州白云、深圳寶安等5個機場,早7點一9點原則上不安排公務飛行的起飛時刻。
對于民航局此次發布的文件,民航資源網CADAS分析師羅之瑜認為,民航局發布相關措施,旨在系統性統籌、規劃全國民航發展態勢,意在全面提升全行業準點率。平衡發展中的各方面矛盾。
文件關注到民航發展諸多痛點與問題,包括協調機場非協調時段取消,意味著大型繁忙機場的航班時刻將全面納入監管體系。管制員工作負荷也在文件中予以重點關注,意在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安全隱患。大型機場日益飽和,容量增長需求強烈,民航局的文件意在傳遞“安全、正常性是機場容量增長的重要先決條件”這個重要信息。
民航局提出“以結果為導向,從機場放行正常率客觀實際倒推,優化機場始發航班時刻結構。” 提出多條措施控制發展節奏。值得關注的是,針對首都機場與浦東機場多次因正常性受到處罰,民航局指出2017年冬航季和2018年夏航季,北京首都機場、上海浦東機場按照機場容量標準75%的目標,調減始發航班時刻數量。這很可能意味著兩個機場運輸業務量乃至營收將受到影響。調減的運力還將直接或間接牽動其它機場的變化(如北、上相關航線減少;航空公司將調減運力投放至其它機場)。根據《2016年全國民航航班運行效率報告》公布的數據,2016年,民航局公布的21個協調機場的小時高峰架次都高于公布的小時容量標準,其中,首都和浦東超出20余架次,另外,小時高峰架次超出小時容量30%的有天津、虹橋、福州、海口和三亞5個機場。此次民航局可謂下決心提升機場運行品質。對于大型機場而言,運行品質將被提升到與業務量增長同等重要的位置。
- 上一篇:航空業能帶來哪些效益?看了這份報告你就知道
- 下一篇:文章還沒寫出來呢